网站首页
网站支持IPv6
智能问答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旧版
网站支持IPv6

长者专区
关于印发《中江县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510623-2022-014182
文  号:江教教〔2022〕136号
发布日期: 2022-08-30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信息来源:县教育局
关  键  词:印发 中江县 幼儿园 衔接 工作方案 的通知
相关附件:
发布时间: 2022-08-30 来源:县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各学校(幼儿园)、教育局各股室(中心、所):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切实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根据《四川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德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德阳市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县教育局制定了《中江县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方案》,现将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江县教育局

                     2022829


中江县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

工作方案

 

为推进我县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根据《四川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德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德阳市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将我县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成立中江县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领导小组。

  长:分管副局长

副组长:教育股股长  教科所所长

  员:幼教专干  幼教教研员  小学数学教研员 

小学语文教研员   各中心学校校(园)长  

三、工作任务

1.建立幼小衔接机制。建立行政推动、教科研支持、教育机构和家长共同参与、小学与幼儿园共同合作的教育衔接机制。

2.推行幼小教育双向衔接。切实转变幼儿园、小学及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加强衔接意识,推行小学与幼儿园双向衔接,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3.做好幼小教育理念转变。改变过度重视文化知识准备、超前学习、超标教学的状况,规范幼儿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做好入学适应和入学准备,减轻社会对幼小教育衔接上的焦虑。

四、工作内容

教育股:要求各幼儿园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设置并落实课程实施方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求并指导各小学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的《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督促各小学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并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为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确保课时安排;督促各小学认真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教学常规检查和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

教科所:建立幼儿园、小学联合教研制度,结合我县幼儿园和小学实际确定研究专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有效指导区域教研和园(校)本教研活动;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法,通过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纠正超标教学和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政策法规股: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力度,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以任何名目开设幼小衔接班,严禁校外培训机构对36岁儿童以课堂集中授课为主的形式组织安排文化知识教育活动,不得开展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强化训练。

人事股:制定幼小衔接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将幼小衔接教育纳入对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新入职教师培训和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

督导室: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常规督导工作,在开学工作督查、办园(学)行为督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中均要落实督导责任。

中心学校:带领辖区内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根据县教育局下发的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推进幼小衔接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各幼儿园和各小学的工作内容;落实县教育局相关股室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要求,积极组织辖区的幼小衔接活动,有力有序推动该项工作落地见效;要求小学和幼儿园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交流,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加大表彰力度,对幼小衔接工作成绩突出的幼儿园(校)和教师给予表彰,并作为幼儿园(校)评优评先和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幼儿园: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并落实《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将入学准备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引导幼儿逐步做好身体、心理、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各方面的准备。小班开始培养幼儿运动能力、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大班下学期围绕社会交往、情绪控制、规则遵守、专注度与毅力等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准备教育;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家庭作业,不得组织幼儿参加与小学教学内容有关的任何考试。

小学: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并落实《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强化衔接意识,主动加强与周边生源流入幼儿园的交流,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做好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做到与学前教育无缝衔接;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坚持文化知识零起点教学,合理安排教学梯度;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从身体、心理、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各方面帮助儿童做好入学适应。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工作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文件精神,切实把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2.加强宣传引导。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宣传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树立正确导向。各幼儿园和小学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宣传栏等渠道,引导家长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支持和参与幼小衔接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3.加大治理力度。对存在“小学化”教学的幼儿园、非“零起点”教学的小学,要实施通报和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要追究园长、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对招收学龄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要进行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

责任编辑:县教育局
Baidu
map